top of page

指導式心理治療

參加心旅為期六至八節的治療:

掌握改善抑鬱或焦慮等情緒的工具

改善情緒,減少心理負擔和提升生活質素

由心理健康主任帶領進行自助治療

每一至兩週進行一次會談,每節約30-45分鐘

WT_logo_A2.png

心旅的指導式心理治療

專業、實證為本

以專業的心理治療方法 - 認知行為療法 (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) 作為基礎

臨床實證有效協助改善抑鬱或焦慮情緒,以及紓緩壓力

可靠、有效、質素保證

已為超過750名人士提供心理治療或合適的轉介服務

接受過4節或以上的治療後,62%的人士抑鬱或焦慮情緒有明顯改善,55%的服務使用者能夠達至康復程度

完成整個治療後的整體服務滿意程度高達100%

彈性、方便、快捷

可以彈性選擇以電話、視像或面對面形式進行會談

會談時間包括早午晚、平日或週末

價錢相宜

​以較容易負擔的價錢接受心理服務

設有低收入家庭資助計劃,為低收入人士提供受資助的心理服務

新增少量內文.png

* 如經過初步或深入評估後未能符合使用此服務,心理健康主任會為你提供專業的轉介服務,以協助你尋找更合適的心理服務。

服務流程

WhatsApp Image 2023-02-27 at 13.23_edite

​服務對象

18歲或以上;

現正居住在香港;

具備基本中文或英文的讀寫能力;

關注精神健康的人士 或

受輕度至中度情緒困擾人士​

​(包括曾經/正在接受精神科醫生治療 及 曾有任何正式診斷)

​以下對象並不適合接受服務

​由精神科醫生診斷患有思覺失調、創傷後壓力症、燥鬱症

現在有自殺的計劃及/或自殺的意圖而沒有保護性因素

現正受幻聽、幻覺或妄想困擾

上列各項情況僅供參考,實際情況視乎服務使用者而定,如有疑問建議先向心理健康主任查詢。

服務收費

心旅機構轉介指引2023_pages-to-jpg-0006.jpg

​低收入人士資助準則

符合以下任何一項即可,不論額度。

綜合社會保障援助(綜援)計劃 Comprehensive Social Security Assistance (CSSA) Scheme 

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 Low-income Working Family Allowance (LIFA) Scheme

學習訓練津貼計劃 Training Subsidy Programmes (TSP)

心旅指導式心理治療與
傳統高密度心理治療之比較

心旅機構轉介指引2023_pages-to-jpg-0004_edited.jpg

希望節省經濟負擔提升身心健康及生活質素嗎 ?

源自英國全國性的醫療制度
效果顯著

 

【指導式心理自助治療】參考英國政府已推行十年的「心理治療普及化計劃」(Improving Access to Psychological Therapies, IAPT)

 

【實證為本】每年英國有超過950,000的人使用此服務,大約有二分之一的服務使用者康復,三分之二的服務使用者完成後減輕抑鬱和焦慮症狀。

CBT_iapt_edited.jpg

【指導式心理治療】

以認知行為療法(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, CBT)為基礎的心理治療。讓有輕度至中度抑鬱或焦慮情緒困擾的人士,學習具有臨床實證的心理治療。 指導式自助治療亦適用於廣泛性焦慮症、驚恐症、強迫症等,對象廣泛。

心理健康主任會依據評估結果,協助參加者選擇適合的情緒自助工具,並在過程中提供每星期面對面、視像或電話跟進,教導參加者使用不同情緒自助工具。透過完成每節的指定功課練習,參加者可以循序漸進達到目標。

*認知行為療法是英國國家健康與照顧卓越研究所 (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, NICE) 及美國心理學會 (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, APA)認可最多實證支持的心理治療法。

心理健康主任的專業資格
Psychological Wellbeing Practitioner

我們的心理健康主任,均持有香港心理學會認可的心理學學士學位,並獲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或相關機構培訓成為心理健康主任,同時亦接受臨床心理學家的定期督導。

parti_IAPT.jpg

「心理健康主任於交談中十分友善,就情況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法,為我訂立合適的行為治療計劃,並耐心地教導我不同的情緒管理技巧,讓我掌握技巧穩定情緒。」

parti_IAPT.jpg

「我患上焦慮與驚恐多年,參加指導式自助治療後,我學懂感受自己的身體變化,與及思考當情緒問題來襲時,可以做甚麼去穩定自己。 練習與指導令我明白我的壞情緒的主要來源是我自己。現在,我比從前更清楚自己,能夠處之泰然與焦慮和驚恐這兩位老朋友相處。」

Asian Businesswoman

「數年前,我每次乘搭巴士都會出現莫名的恐懼,一上巴士我就會心跳加快、手震,甚至肚痛,很想立刻下車。後來,我接受單對單的指導式自助治療,與心理健康主任面談,並展開練習,終於克服難關。現在,我每天乘坐巴士上班,雖然當下班遇上塞車時,我仍然會感到緊張,但已經學懂如何處理情緒。」

一起來聽聽其他心旅旅伴的感想

bottom of page